青少年抑郁症
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但人们仍然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作者调查了62名年龄在15-23岁之间,在心理科“确诊”的患者。结果显示,患者认知度几乎为零,学校、家庭、社会认知度平均不到1%,部分综合医院认知度只有15%左右。在非专科医生眼里,青春期抑郁症的各种表现与思想道德问题、人格问题混为一谈,或者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但对于专家来说,这些症状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具体表现,为诊断和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62例患者的症状可归纳为六种主要表现
第一,没有愉快的路。
面对目标、理想、平坦的道路,患者并不快乐,反而感到悲伤和痛苦。如果考上名牌大学,你会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退缩。一些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缘无故地跑回家,想退学。
第二,病不是病。
患者一般比较年轻,不会表达情感问题,只会表达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如果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抱着头,就说头疼头晕;有的用手捂胸,说呼吸困难;有人说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情”看似严重、慢性或反复发作,但经过多次医学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服用了许多药物,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第三,不好的建议。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面会导致生理障碍。例如,当病人到达学校门口、教室或工作场所时,他会感到头晕、恶心、腹痛、四肢无力等。当他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回到家,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另一个是意识层面,专门针对负面的推测。如果患者认为检测结果不理想;我不会和别人交往;认为有些做法是错误的,甚至是罪过,给别人带来麻烦;你的病可能是“精神病”,但如果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