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git_reset_password_message - assumed 'git_reset_password_message'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www/wwwroot/www.xinlitu.com/wp-content/themes/Git-master/functions.php on line 2369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心里图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心理咨询 港湾心理 272次浏览 0个评论

    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git_esc_callback - assumed 'git_esc_callback'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www/wwwroot/www.xinlitu.com/wp-content/themes/Git-master/functions.php on line 1130

    全文接近3500字,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1

    冬天,我在开着暖气的公交车里,对着布满雾气的窗户画了一个笑脸,可能因为我画得太用力,反而水珠从她的眼角低落,慢慢的,落下——她正在笑着哭泣。

    或许我们生活中,或许,那个笑本就不属于他,不然他为什么哭泣呢?

    2

    数一数,我朋友圈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已经有八个了。

    我曾经以为,抑郁症三个字,就如同天边的星星一样,离我们遥远。

    我自问对我周围的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之中,鲜有软弱的人,有的是学校里传统意义上的大佬,学业成绩好,比赛也获奖无数;有的是家里比较富裕的,为人处世也很得体……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抑郁症三个字,发现抑郁症患者听的最多的几句话:

    “是你想太多了,看开些就好了。”

    “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都是闲的,不然哪里来的时间抑郁?”

    “你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年纪轻轻的。”

    但这些话,如同一把一把的尖刀,刺进那些本就受伤的患者的心里——这些未经了解却自以为是的言语,告诉我们“抑郁症”三个字,在群众知晓如此之久之后,仍然停留在仅仅知道这三个字而已。

    3

    那么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又因为什么而成?要如何面对抑郁呢?

    我想,接下来的一些文字或许会给愿意阅读这篇文章的人一些启发。

    “抑郁症(depression)”,这一概念,最早在公元前400年,由希波克拉底提出描述此类症状的名词:“忧郁症(melancholia)”,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对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与科学研究才逐渐展开,目前在医学上,主要定义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

    抑郁心境在医学上的定义为: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低谷,都会有自己“丧”的时候,都会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的时候,忧伤、悲哀、沮丧的情绪,弥漫在生活的各处——这就是抑郁心境的常见感受。

    通常来说,抑郁心境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另一种心境,回到每个人自己的正常生活节奏中。那让我们来假想一下:如果抑郁心境难以摆脱呢?如果这种忧伤、悲伤及沮丧的情绪持续性的作用在你的生活之中,你想要尝试将之赶走,却发现“抽刀断水水更流”,那又会怎么样呢?或许那就是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吧。

    龚绍麟在《抑郁症》一书中提到:抑郁症是一组症状群, 是与潜在的生物异常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组成的, 只有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具备这组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持续存在相当的时间, 且严重损害自身的社会职业功能, 才能考虑抑郁症的诊断。[1]

    长期的抑郁心境主导,使得抑郁症患者生活中缺乏自信,处处怀疑自己。

    由于神经系统可以影响绝大部分的身体部位,因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而言,抑郁症甚至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生理性疼痛,比如针刺一样的头疼等。

    同时,抑郁症对神经系统的干扰,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存在强烈的自杀倾向,患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会有10%-15%以自杀成功结束自己的生命[2],遗憾的是,遗憾的是,只有12%的人知晓重度抑郁症能够致死。(数据出自《2017年中国网民抑郁症调研报告》)而这种自杀倾向并非由于患者本身的懦弱而导致的,是因为疾病已经影响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href=””> 如果有一天,某一个人告诉你ta想自杀,或许比起指责,尝试去理解,去陪伴,更能解决问题。

    抑郁症带来的病理上的情绪低落,并非是患者不知道道理,而是受到疾病的影响,即便知道如此,也很难去那么做了,换句话说,持续性的抑郁心境就像剥夺了患者乐观生活的权力一样。

    4

    “WHO的调查现显示,心理障碍,是全球仅次于心脏疾病的第二大致残原因,排名在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之前。

    在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2亿之多,其中约有3000万人收到各种心境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

    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

    而心境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抑郁症——抑郁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在未来确诊抑郁症的人数可能会越来越多。

    抑郁症更多的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但抑郁症患者数目之庞大,其潜在患者数目之庞大,使得这样一个原本对自身造成的伤害的疾病,对社会也能够产生影响。

    因此,正确的了解抑郁症,不以偏见的态度对待患者,应当提上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民的日程,因为他很常见,我们又总是喜欢去讨论身边的事情。

    5

    有因必有果,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抑郁,我会将抑郁症的成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而导致的抑郁,另一类则是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己心理情况导致的抑郁。

    作为环境类本科生,在一次课堂展示中了解到,我们常用的用于合成塑料的双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致抑郁倾向。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问题比比皆是,可能还有很多类似于双酚类的物质,会以一种我们不曾了解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或者神经递质受体,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所以有时候抑郁可能不是因为自己受到了过多的压力,也可能是因为环境问题导致的;此外,有研究认为气体污染物可以层架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个体抑郁发病风险。[3]

    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还存在与第二类成因,也就是社会环境与心理情况导致的抑郁。

    原生家庭会对抑郁行为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发展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描述到,个体成长过程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家庭成长环境等都会对个体发展产生不容回避的影响,无论是塑造性格还是留下成长烙印。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投胎到哪里,并非每一个父母都是好的父母。根据珍爱网的数据调查显示,约有60%的青年男女认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佳。

    原生家庭的不佳,可能会表现在父母的沟通存在障碍,亲子沟通障碍与父母对孩子的认知与实际产生了偏差这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会让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这样的挑战为之后患上抑郁症埋下了伏笔。有研究表明童年期有不良经历的大学生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无不良经历者的2.299倍。[3]

    与原生家庭一样,每个人都难以回避的另一个毕竟场所是学校。

    学校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里面你需要学习,同时也需要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住宿的高中生和大学生而言,当宿舍关系不佳时,学生更容易在学校中患上抑郁症,此外,在学校中,生活中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和工作上的压力难以得到正常的疏导也是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在学校中不得不提的还有校园霸凌现象,最近一段时间上映的电影也正好在呼吁大家关注校园霸凌现象,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除开实质性给到身体的伤害外,言语霸凌也应当值得人们的关注。

    此外,不健康的恋爱关系也会成为抑郁的原因之一,与原生家庭一样,恋爱是人一生中较为亲密的关系之一,恋人之间相处的时间较之于朋友而言多了不少,在较为亲密的接触中,磨合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很好地沟通方式,与恋爱双方都有一定责任感的话,一段恋爱关系可能就会显得不健康,从而对在这段关系中的双方持续性的带来负担,从而可能致使抑郁。因此,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早恋会给心智未成熟的人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

    当然,导致抑郁症的环境与心理层面的原因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只是选中了其中的一部分出来说,并不意味着穷尽了所有的可能。

    不过,种种原因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导向——让在这些原因主导下的人会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产生偏差,而认知和客观事实的偏差,就会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负反馈,而这样的负反馈又会使得情绪裹挟理性,从而认知中的自己与客观存在的自己越来越远,因而情绪低落,当这种低落成了一种常规状态的时候,那么这个人也就患上了抑郁症。

    虽然抑郁症可怕,但导致抑郁症的种种原因,如果没有人去关注,仅仅只是思考要治疗抑郁症的话,那又何尝不是一边吃药一边吸毒呢?

    6

    抑郁症,虽然患病人数较多,但是在医学上已经有很多案例和理论证明抑郁症在配合医生科学用药的情况下是能够痊愈的。除开医疗手段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对抑郁的治疗能够起到积极地效果。

    抑郁症不是绝症,所以,如果患有抑郁症的人,一定要积极就医,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一定能够在黑暗中触摸到那一分光芒。

    而作为非当事人的我们,也应该放平心态,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去评论一件事情,至少,如果没有办法在了解之后给到陪伴,也请不要妄加评论,让别人雪上加霜。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对抑郁症的客观认识。

    谢谢观看。

    [1] 李青栋, 许晶. 抑郁症的概念及分类研究历史 %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J], 2009, 30(11): 78-80.

    [2] 罗跃嘉. 心理健康与情绪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C].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2003: 4.

    [3] 刘薇, 何首杰, 李十月, et al. 大学生不同时期不良经历与抑郁症的关系 %J 中国学校卫生[J], 2017, 38(05): 686-688+692.

    [4] 石婉荧, 班婕, 李湉湉, et al. 大气污染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2):245-248.


    心里图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文网址: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https://www.xinlitu.com/1433.html
    喜欢 (0)
    支付宝[13571844594]
    分享 (0)

    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PRC - assumed 'PRC'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www/wwwroot/www.xinlitu.com/wp-content/themes/Git-master/comments.php on line 17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